Note:

因為blogger會有很多廣告留言,所以我有設留言管制。大家留言留一次就好,只要不是廣告,我都會定期去後檯把留言給撿回來。

造成麻煩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用科學包裝的信仰


王永慶的女婿楊定一博士是個天才,他21歲就拿到了Rockfeller的PhD和Cornell的MD,然後在27歲時幹到Rockfeller的系主任。

我讀過一些楊定一的論文,這傢伙確實相當厲害,除了前陣子在科學人雜誌上很紅的奈米細菌論文 (Purported nanobacteria in human blood as calcium carbonate nanoparticles, PNAS) ,他也在Nature這種等級的journal上刊過相當有水準的免疫研究 (Mechanism of membrane damage mediated by human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我想,做為一個bioscientist,楊絕對稱得上夠水準。
後來,楊定一自Rockfeller返國,成為了長庚生技的董事長,也開始推廣一些像是讀經、修行之類的活動。
前幾天,格主碰巧看到楊定一接受TVBS訪問的片段,大致上是在講楊由bioscientist轉變為推廣這些比較偏向宗教活動的心路歷程。
如果格主沒有記錯的話,當天TVBS的標題好像是這樣下的:『21歲雙博士楊定一53歲鑽研心力量』。
這標題格主一看到就很不喜歡。


對格主來說,這樣的標題顯然有誤導之嫌,會讓人以為楊定一真的是以科學方法來研究這些偏向宗教的力量,也有點讓楊的MD/PhD來為他的belief背書的味道。
問題還不止於此。
如果這只是TVBS自己下的標題,格主肯定不會浪費時間打這篇文章。對於臺灣的媒體,我從來都沒有什麼太高的期望。
可楊定一自己在專訪過程中,卻也做了一件相當類似的事情。
他講了個故事。
當時,楊正在講述對人說好話的力量。他說,他們曾經做過實驗,在讓水結晶的過程當中,對其中一部分的水說好話,對另一部分的說壞話、責罵它、攻訐它。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楊定一他們發現,對它說好話的水,結晶之後形成的晶體形狀相當漂亮,反之,那些被不好的話攻訐的水,結晶之後形成的晶體形狀非常之醜,由此可以得知說好話的能夠帶來的好影響。對水尚且如此,何況對人?
這個故事,格主大概在國中的時候就聽過了。這確實是相當神奇的一件事,可是,只要稍稍受過一點科學訓練,有科學頭腦的人,想必都可以發現這個實驗的問題一大堆。格主在這裡就簡單舉三個例子來說明:
首先,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並無法確定說好/壞話會對水的結晶造成直接的影響。譬如說,有沒有可能我們人在說好話和壞話時,發出的聲音頻率、造成的空氣震動是不一樣的?而其實影響水結晶形狀的,是震動頻率的不同,而不是好話或壞話的內容?或著,有沒有可能是講好/壞話,影響了某樣未知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又間接的影響了水的結晶過程,所以影響水結晶形狀的,其實是這個未知的東西,而不是好/壞話本身?
所謂相關不等於因果,從好/壞話這個刺激,到產生出來的結果之間,我們得過更仔細的驗證,才能確定這個結果是否為該刺激的直接或間接產物,還是他們其實只有相關性,而不具有因果關係。
再者,你如何能知道讓水結晶漂亮是一種好的影響,而讓水結晶變醜,則是一個壞的影響?很顯然,在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還必須先定義你在這邊所指的好/壞是什麼意思?不然你怎麼知道比較規則,看起來比較漂亮,結構大概也比較穩定的水結晶,是比較好的?而那些比較醜的,成不規則結構的結晶是比較壞的?
最後,水和人天差地遠,我們如何能夠確知在水上看到的現象能夠直接類推到人身上?
在製作新藥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先用老鼠和兔子來做動物實驗,以確保新藥確實有效。在生物學家的眼裡,因為老鼠和兔子都是哺乳類動物,在演化上和人類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可以相信由他們身上得到的數據類推到人類身上會有一些參考價值。
更好的方法,當然就是用與人類更像的靈長類生物來做研究,那就會更有把握看到的現象可以在人類身上重現。
但即使如此,失敗的新藥仍是如此之多,現象不能夠reproducible的狀況也屢見不鮮,成為drug discovery上最大的難題之一。
在DNA如此相似的物種之間尚且如此,那就更別提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類推,會有多麼的天差地遠了。
楊定一博士是個非常優秀的學者,這些問題他沒理由看不出來。但他卻選擇用一種「以科學背書」的方式,來包裝他相信的好東西,將之推銷給社會大眾,這無疑就是一種違背科學精神的事情。
而在台灣,楊定一絕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做的人。他只是比較衰,剛好在格主有時間寫文章的時候,被格主看到了他的專訪。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現象。
這些很可能是第一流的科學人,在向電視前的觀眾宣揚自己的信仰時,居然是用這種類似欺騙的方式在包裝,用詞用語和邏輯推演也失去了應有的嚴謹與保守。
格主絕對支持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要相信什麼、信仰什麼的自由,而且我相信信仰不需要邏輯、不需要理由。可是我同時也相信,這些具有影響力的人,不應該用自己的背景來做包裝,用假的科學來推廣自己的信仰,這叫做欺騙。
反過來講,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科學教育這麼重要的原因,它教我們的,其實也就是一個這樣能夠懷疑、檢驗權威的能力,讓我們能夠不受這些妖言惑眾的大咖影響。
悲哀的是,格主人微言輕,有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部落格,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每當格主在網路上指出某大咖的推論是有問題的,他用科學包裝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科學時,常常會受到強大的挑戰。最常遇到的,就是類似「人家是知名學者,你西歪歪是什麼東西?」這樣的質疑。
遇到這樣的挑戰,有時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再和對方溝通下去。儘管這個社會上的人都知道,真理不會因為是nobody講的,就變成錯的,而歪理也不該因為是由somebody口中說出就被扶正。但知道是一回事,當你要人們思考的時候,他們還是會很懶惰的直接選擇相信somebody,質疑nobody。
有趣的是,到了後來,這樣的窘境居然成為了格主一直努力向上想要成為somebody的其中一個動力。也許,要改變現在這種情況,先讓自己成為somebody會比較快。


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格主就不再需要這麼一個部落格,不用繼續自己在這裡自說自話,期待剛好路過的人可以稍稍被格主影響了。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更基本的事


這個畫面,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幾年前的某一天,有某位他國官員造訪台灣,由我國總統先生親自接見。
這次到訪,在台灣社會上引發了頗大的爭議,反對黨和他們的支持者走上街頭,向該國代表與我國總統表達他們的不滿與訴求。
後來示威遊行擦槍走火,甚至有警察衝入唱片行,強行將正播放著具有政治色彩音樂的店家鐵門拉下。
就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天,格主在Ruth's Chris巧遇我國警察的大家長,正有說有笑的享用牛排。
格主實在不明白,怎麼有人對自己的同胞做出了這樣的迫害,還能夠心安理得,高高興興的坐在高級餐廳吃飯?
時光飛逝。


轉眼間,又一次的總統大選將至。
各種不同的選舉議題,政治角力,開始在檯面上浮出。
有些人關注經濟問題,有些人關注福利政策,也有些人關注國家債務的平衡。
各個候選人提出的政策,都有格主支持的,也都有不喜歡的部分。在如次龐雜的議題當中,有時實在很難理出一個頭緒,究竟,哪個議題是最重要的?哪些政策應該列為最優先考量?哪一個政策是即使必須容忍其他必要之惡,也絕不能妥協的?
為了釐清這個問題,格主這樣問自己:「有哪一個議題,是我會願意犧牲生命出來捍衛的?」
於是,文章一開頭的那個畫面再度清晰的浮現格主腦海。
忽然間,格主有種非常迫切的恐懼。當初為了這些事情極其氣憤,說絕不妥協的人,現在,好像已經忘了這個議題的存在了。
臺灣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奮鬥,於是有了解嚴、反對黨、政黨輪替與公民投票,人民有了民主、自由與人權。這些都是上個世代的人,拋頭顱、灑熱血,極為努力爭取到的東西。
沒想到,才一個世代,就被遺忘了。
沒想到,沒幾年前的侵犯人權,現在,放在經濟與社福問題之前,已經顯得如此無足輕重,甚至沒有媒體願意再討論它了。
想到這裡,格主實在無法不感到害怕。原來,那些曾經讓我們痛恨與恐懼的東西,在大家快速的遺忘之下,其實離我們這麼近。
如果你也和格主有一樣的恐懼,或著因為格主的這篇文章而又重新被喚起了恐懼,或許,你該思考一下,在經濟、政治、社福、預算平衡這些議題之前,還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是需要我們用選票去捍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