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就來說說這次教改幾個有趣的地方吧。
我們一直都知道臺灣的學生壓力很大,很大的原因,以前我也寫過了,這麼多年過去,我看情況也還是差不多,單一價值觀導致極少領域內的過度競爭,仍舊是臺灣學生壓力的最主要來源,這裡就不再贅述。
而這次的教改,就我自己的猜測,本來是想要藉由把grading system放寬,來破除分分計較的概念。也就是說,藉由級距制,把過往建中一、附中二、成功三這類的排序給打破。
舉個例子來說,以前可能是296上建中,290上附中,285上成功,但現在因為改成A、B、C這樣較寬的級距,造成的結果可能是285以上全是A,因此建中、附中和成功的比序就消失了,這時候再去計較建中、附中和成功,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但這是我認為級距制最好的一個地方。藉由這樣的方式,把級距打破,帶來的很可能是整體素質的提升。
怎麼說呢?首先,建中之所以為建中,其實並不是這間學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是他聚集了全臺北、甚至可能是整個囊括桃園的大臺北區域中,最頂尖的學生。說實在的,這些學生只要放在同一個環境讓他們去競爭,結果多半不會太差,加上臺灣大學指考的巨大壓力,這些學生也有理由去挑戰比較嚴格的自我要求,那就更不會差到哪裡去了。這樣的競爭程度可能到了附中就差了一點點,畢竟那些到了附中的top talents,可能就沒辦法受到同樣等級的環境刺激,然後可能成功又更差了一些,這樣一直往下降下去。
但變成級距制之後,由於這三間學校的學生都是straight A's,這時候撇除歷史因素,其實讀哪間都是差不多的,因為以前的建中學生現在可能會跑去讀附中,以前的成功會跑去讀建中,這樣一拉平下來,我們就創造了三個很好的環境。整體而言,這樣的環境可能不如傳統marking system底下的建中那麼rigorous,但卻創造出了三個可能跟附中差不多的環境,很可能學生的整體反而會拉得更上來。
如果你再往後面推,推到B群組的學校,很可能這個打散拉齊的效應還是存在,那造成的很可能是很多學校平均且全面的提升。再更後頭的我就真的比較沒經驗,也沒什麼接觸過,不知道這樣的效應對他們來說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我有點覺得,如果真的對唸書沒興趣,也許發展良好的職校系統讓他們多點選擇,會是個不錯的辦法。
那麼那些真的天資超級聰穎的學生呢?
我想這些人可能本來就不適合在一般的教育體系學習。所謂的特殊教育,可不是只有教智能障礙的孩子而已。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那麼特殊,那就應該卻特教體系下受合適的教育才對。
這樣的marking system其實和英國的很像。英國升大學前要唸所謂的A level,就只有A*、A、 B、 C、 D and E五種分數,先不管比較複雜的A*,他和overall score比較有關。其他的grade,就我的理解,一般來說只要是top 10%,就可以拿到A。
他們大學的grading也很類似,就只分成first class、 2:1、 2:2、 3rd和ordinary pass這幾種,Master's degree也是分distinction、 merit、 ordinary pass而已。
但這樣的級距制也沒傷害到他們的高等教育,英國的高等教育一直都是他們最強力的商品之一,且包括Oxbridge在內的五大校,也都有很強的research能力。
事實上,我也不認為去把top 10%的學生應去分成什麼建中、附中、成功的等第制有什麼太大的意義,這些人就是放到能夠棋逢敵手的地方,給他們好的motivation、 受強度夠高的訓練,基本上就會很優秀了,剩下的就是看個人造化。這世界上沒有什麼Oxbridge的學生就一定就勝過LSE的道理,出現超級天才或Prime Minister的比例可能高一些,不過後者大概和傳統的關係大過實力。其他層面上,說真的那些差異大概都是可以忽略的,就算真的Oxbridge的人平均起來是過super decent lives,和過decent lives的LSE學生,真的差異有大到需要去斤斤計較那一點點的差別嗎?
除此之外,我自己認為這種大級距的grading system,還可以相當程度地避免overcompetition。當你把前10%的學生全都化成A這個等第,喜歡競爭的學生會做的事情就是確保自己是在這10%裡面,而不會再去斤斤計較我是97分,輸給三個98分和兩個100分的學生。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分方式。一個學校或考試系統,要做到的,應該是要能鑒別學生的程度是否到達一個程度以上,如果達到了,就是qualified。這個也是我自己在申請學校的時候遇到的狀況,即使是世界頂尖的學校,他們只要確定你是intellectually capable,基本上就不會在這裡糾結了,剩下的就是確認你對該學科的興趣,還有你的personality,再多一點的就是會跟你討論一些學術上的細節。如果說top-tier的學校都可以這樣搞,那我實在想不出在secondary education的層級要去細分建中、附中的道理在哪裡。說倒底,還不就是中華文化裡的社會階層思想在作祟嗎?
除此之外,我自己認為這種大級距的grading system,還可以相當程度地避免overcompetition。當你把前10%的學生全都化成A這個等第,喜歡競爭的學生會做的事情就是確保自己是在這10%裡面,而不會再去斤斤計較我是97分,輸給三個98分和兩個100分的學生。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分方式。一個學校或考試系統,要做到的,應該是要能鑒別學生的程度是否到達一個程度以上,如果達到了,就是qualified。這個也是我自己在申請學校的時候遇到的狀況,即使是世界頂尖的學校,他們只要確定你是intellectually capable,基本上就不會在這裡糾結了,剩下的就是確認你對該學科的興趣,還有你的personality,再多一點的就是會跟你討論一些學術上的細節。如果說top-tier的學校都可以這樣搞,那我實在想不出在secondary education的層級要去細分建中、附中的道理在哪裡。說倒底,還不就是中華文化裡的社會階層思想在作祟嗎?
我在這篇文章裡面寫了一些我自己對於現在這個新的grading system的一些想法,事實上,這些都是我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時生出來,很粗略而且不一定valid的推敲。但我還是把它寫出來的,主要就是想要讓大家看看這種事情用個人經驗出發,站在自己的perspective去看事情,可能有多麼偏頗。
就我上面的推論來看,你還是能從我舉例的方式,還有我討論的比重,看得出來我的思想有多麼偏向菁英教育,甚至我自己都承認我對於某個程度之後的學生完全不了解。
這點我從很久以前我表妹來問我高中填志願的事情,就明白了。我沒讀過私立高中,甚至以前唸國中時,雖然成績狗爛一把,但私立高中這個詞還是從來都不曾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所以當我表妹來問我的時候,我完完全全沒辦法給她任何建議,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桃園有哪些私立高中、名聲和排序如何。
所以如果站在我的觀點來看,我看到的當然都是我熟悉的世界裡的學生,可能大部份都是屬於A這個級距的,加上一些B,C的就真的完全不認識、不明白、不理解。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在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會很自然的忽視他們,或著讓我心中教育的樣子偏向對他們極不利的方向。
這個就是現在這些檯面上一直發聲的家長所面臨的問題。我一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我們為了比序,還搞出了A+和A++這種東西,讓本來比較大的級距失去了很多意義。更重要的是為了要比出誰可以去建中、誰可以去附中,居然要一路從國文、數學這些科目比下來,比到沒東西比去比作文,然後為了作文評分客不客觀、自己的小孩能不能去念建中,在那裡吵成一團?照我說,根本這幾間哪裡離家近,就去哪裡不是簡單輕鬆又愉快?
結果為了一群我的小孩一定要唸建中、附中的家長的階級夢,把時間花在吵作文比序,卻失去了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教改帶來的改變的機會,也沒機會討論這個教改對於其他B、C級距的學生有什麼影響、能不能把程度給整個提起來,還有像是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是不是整個教學方向都需要調整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機會讓這些學生自己發聲,說說自己對於這次教改的想法。
這樣的事情在學校的班級裡也是一直在發生。我一個在國中教書的朋友,就跟我說過一堆老師超喜歡比自己的班到底有幾個100分,他就一直搞不懂,10個100分,和15個90分以上,為什麼就是10個100分比較厲害呢?
而在這樣的教育思想底下,老師注重的自然是成績在最前面的那些小孩,而不是想辦法把後面的,可能50、60分的給拉到70、80分。但難道這些人就不是社會上的一份子嗎?不是聲音應該要被重視的人嗎?甚至這些人,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多數啊!
那些習慣排在前面的小孩,從小受到這樣特別的重視,大概早被寵壞了,長大以後,變成家長,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不如自己或自己小孩的孩子。不然就是以前常常被忽略,所以長大以後對於自己小孩一定要變成最頂尖的,才不會被忽略這樣的事情有偏執。卻忽略了這個社會不可能只由精英所組成,義務教育更不應該只為精英服務。
這些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了,以前我也寫過「被忽視,不代表不存在」這篇文章,探討過這個問題,可惜的是,兩年過去了,同樣的劇情,換了個方式,還是繼續在台灣上演。
結果為了一群我的小孩一定要唸建中、附中的家長的階級夢,把時間花在吵作文比序,卻失去了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教改帶來的改變的機會,也沒機會討論這個教改對於其他B、C級距的學生有什麼影響、能不能把程度給整個提起來,還有像是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是不是整個教學方向都需要調整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機會讓這些學生自己發聲,說說自己對於這次教改的想法。
這樣的事情在學校的班級裡也是一直在發生。我一個在國中教書的朋友,就跟我說過一堆老師超喜歡比自己的班到底有幾個100分,他就一直搞不懂,10個100分,和15個90分以上,為什麼就是10個100分比較厲害呢?
而在這樣的教育思想底下,老師注重的自然是成績在最前面的那些小孩,而不是想辦法把後面的,可能50、60分的給拉到70、80分。但難道這些人就不是社會上的一份子嗎?不是聲音應該要被重視的人嗎?甚至這些人,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多數啊!
那些習慣排在前面的小孩,從小受到這樣特別的重視,大概早被寵壞了,長大以後,變成家長,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不如自己或自己小孩的孩子。不然就是以前常常被忽略,所以長大以後對於自己小孩一定要變成最頂尖的,才不會被忽略這樣的事情有偏執。卻忽略了這個社會不可能只由精英所組成,義務教育更不應該只為精英服務。
這些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了,以前我也寫過「被忽視,不代表不存在」這篇文章,探討過這個問題,可惜的是,兩年過去了,同樣的劇情,換了個方式,還是繼續在台灣上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