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因為blogger會有很多廣告留言,所以我有設留言管制。大家留言留一次就好,只要不是廣告,我都會定期去後檯把留言給撿回來。

造成麻煩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Letting go of your children (3) - What kinds of values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our students?

在第一篇文章裡,我稍微寫了一些關於英文教育的問題,談到了英文教育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可能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並非只是英文教育獨有。如果以更宏觀的方式去評論,我們的教育其實傳達了很多不太正確的訊息給臺灣的學生。我個人認為,在secondary education的階段,由於還沒有進入到真正的專業教育,因此在這個階段,教育的目的,除了幫助學生配備足夠的基礎知識,讓他們以後想要往專業領域發展的時候,可以有扎實的地基可以蓋高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時候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去探索世界,並培養適合每個學生自己的人生態度。我想,很多國家會把哲學教育放進secondary education裏面,大概就是想要培養學生自己的價值觀吧。

在臺灣,因為我們沒有整套的哲學教育,國中的公民道德或著社會學科又很少碰觸到這類需要思考辯證的內容,因此我們培養學生價值觀的過程,往往會直接被我們教育學生的方式所影響。也因此,能否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傳達正確的訊息給學生,就變得非常重要。

舉例來說,最近新聞上一堆關於小孩子沒考上第一志願,家長就大發雷霆、把小孩子的模型摔壞,甚至自己想不開跑去跳樓的新聞,透過媒體放大,向小孩傳遞的訊息,很可能就是「不完美是嚴重的」、「犯錯是不可被接受的」、「失敗是可怕的這樣的訊息」。









而這樣的訊息造成的結果,就是小孩很可能會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被遣移默化,然後慢慢變成一個害怕失敗、面臨挑戰會躊躇不前、追求穩定而不是跟隨自己興趣與熱情的孩子。

反之,在國外,我們常常看到名人在畢業典禮上分享自己失敗的經驗,譬如:

Steve Jobs 2005年在Stanford著名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commencement address;

J.K. Rowling 2008年在Harvard commencement ceremony關於failure的演說;

Denzel Washington 2010年在UPenn "If you don't fail, you're not even trying"的經典address;

還有Jim Carrey今年在Maharishi University的"you can fail at what you don’t want"既有趣又引人深思、唱作俱佳的演說,傳達的則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他們想要傳達的,是追求熱情、不怕失敗的想法。他們告訴學生的,是他們面對失敗的態度,他們追求理想的堅定,和他們要做自己的堅持。

這就是和臺灣截然不同的教育哲學,想當然耳,在這種教育與文化環境底下成長的外國學生,他們面對人生的態度,和臺灣的學生,自然也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這些名人的演說之外,外國很多學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會把類似的哲學給放進教育制度裡面,把這些變成一種大家都習慣的生活態度。前面一篇文章提到的,以A、B、C、D這樣較大的級距來評分,讓學生不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改以qualified or not的概念去評量學生,就是一個讓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完美的制度。

講到這個,就讓我想到一個Oxbridge我很喜歡的制度- 導師制(tutor)。

雖然說Oxbridge的學生常常都玩得很瘋,醉得亂七八糟,但他們的課業壓力其實是很大的,所謂讀書讀到發神經真的不是在開玩笑。但同時,他們也有很好的輔導系統,可以幫助你抒發壓力,或著教你如何面對問題。在Oxford,很多事情只要你願意事先講,去尋求協助,你會發現校方會願意給你很多空間和幫助,導師也會想儘辦法幫你,讓你有機會可以趕上進度、彌補錯誤。像下面這個剛好找到的影片,就提了很多很好的例子。




影片裡面提到的連鎖反應,也就是你有一天跑去party,可能就趕不上某個deadline,之後很可能會變成趕不上整個禮拜的進度,甚至搞砸整個學期,這樣的狀況,的確是會發生的。但只要你願意和你的導師好好談談,他們一般來說都會給你很多幫助,譬如說讓你延長你交作業的deadline,或著給你一些指導,讓你知道怎麼更有效率地度過這些時期。

這樣的狀況也不是只有Oxbridge有,其他學校也都有很多相當好的輔導系統,和很願意幫助學生的administrators,可以幫助你處理各種問題。當你遇上困難去尋求幫助,滔滔不絕地說著你如何讓自己陷入這個deadline永遠趕不完的地獄時,他們最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Well, humans make mistakes",好像你把自己搞得超慘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這樣一句話就原諒你了,之後就是幫助你想辦法把進步補上,或給你第二次機會讓你把作業給交出來。

像這樣相對來說允許學生犯錯、願意給學生第二次機會的制度,無形中也就會形塑學生的價值觀,讓學生變得更勇敢、更能夠面對錯誤和失敗,和臺灣的教育制度下隱含的哲學大相徑庭。

另外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觀念是,即使是在Oxbridge這樣的地方,他們還是很鼓勵學生要能夠多元發展。多接觸、多探索,該party的時候就要去,有好玩的事情就要去玩。這是他們信仰的價值和覺得正確的人生態度。

說實在的,即使是在Oxbridge,如果你整天都只唸書,那其實一天工作三、四個小時,也算是太足夠了。但如果你只做功課、只唸書,那大家都會嘲笑你的。這並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也不是正常的人生態度。人一定會有除了專業之外,還想要學的東西,也一定會有想參與的活動、想見的人,會有想和他出去hang out的朋友,會想要去玩。Oxbridge,他們強調的,是你要把時間花在做這些事情上,同時也要把書唸好、把功課寫好。這也就是上面影片裡面提到:"make sure you make time to do the things that you enjoy"的概念。

這其實才是Oxbridge壓力大的來源。他們給的學習份量,是你一定得花相當的時間在上面的份量,而且是你必須平常就要接觸,沒辦法在考前或著deadline前靠小聰明硬吃過去的份量。另外他們對於作業的要求也很高,考試也不會太容易。但如果你的生活只有這些東西,相信我,你的壓力一定不會太大。壓力大的原因,是因為你得在玩樂、參加活動、學其他東西、培養嗜好和處理日常瑣事等一堆其他事情的同時,也把書唸好、把作業寫好。

這和臺灣學生基本上只要唸書、唸書、唸書的概念完全不同。以前面那個父母因為小孩沒考上建中,就把他的模型摔爛的例子來說,套到Oxbridge的那套邏輯底下,他們會說的是這個小孩得做出取捨、找到平衡。模型和建中絕對可以被視為同等重要的兩件事,那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幫這個小孩做更好的時間管理,看看有沒有零碎的時間可以擠出來,讓他能夠兼顧模型和考上建中這兩件事。如果小孩的時間已經很緊了,那就該接受事實:「自己的小孩不適合去唸建中。」

沒有人,應該為了去唸一間比較好的學校,而放棄自己其它的興趣,或放棄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這些都不是值得為了唸好學校而放棄的東西。

一個只會唸書,也必須把時間都花在唸書,才能進入建中,或從建中畢業的學生,人生是悲哀、狹窄且無意義的。倒不如去唸符合自己能力的學校,一邊享受人生多層次、多面向的美好,培養興趣、找尋熱情,然後一邊學習必要的知識。

事實上,只要是領先群的學校,學校給的訓練和教育夠好,要求的標準夠高,那個一二三四的排名,根本就沒有意義。譬如說去吵到底是Oxford比較好,或著是Cambridge比較好,除了學生間打打嘴泡好玩之外,對受教育的學生而言,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嗎?

在英國,我們喜歡用"prestigious"這個字來形容好學校,英國人真正在意的,是你在一間prestigious university有好的track record,而不是愚蠢的認定,因為你是Oxonians或Cantabrigians,就一定比LSE的畢業生更優秀。

更何況在臺灣,決定排名的,並不是學校給的教育或對學生的要求,而是學生本身的優秀程度和他們考試的表現。但在現行的教育制度底下,這樣的學生優秀程度排名,是會在某種程度上被打破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去死咬著那個建中的牌子,真的是很傻的一件事。

這些都是教育制度和教育學生的方式可以帶來的不同。一點點觀念上的改變,就可以讓學生有更健全的生涯發展。

所以,也許我們在吵這些教育制度的同時,也應該好好想想,到底我們的教育,應該要帶給學生什麼樣的文化,幫助他們建立怎麼樣的價值觀。在我看來,這才是值得好好辯論的問題。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也打算稍微提供一些我自己的想法,看看有哪些價值,是學生在secondary educcation階段,應該要建立起來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