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因為blogger會有很多廣告留言,所以我有設留言管制。大家留言留一次就好,只要不是廣告,我都會定期去後檯把留言給撿回來。

造成麻煩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Letting go of your children (4) - freedom of choice, being responsible for your life, grit and respecting diversity

關於學生在secondary education應該要學到的價值,就讓我從最近那個填了五十個志願卻落榜的新聞開始說起吧。





由於我並不是完全了解現在這個填志願的制度是怎麼進行的,因此無法評論到底這個悲劇是怎麼造成的,以及到底制度不良在這個悲劇中佔了多少戲份。但我覺得光是「在沒有搞清楚規則的情況下,就按照傳統的志願序排名來填志願,結果落榜」這件事情,其實就可以為這個學生帶來非常寶貴的一課。

在傳統的教育制度底下,我們在國中(通常是國三或國三下才開始吧XD)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學校老師越來越暴躁的脾氣,開始K書,然後在考完試之後,按照PR值,稍微抓一下落點,接著就「按照學校排名填志願」。

這個過程,本身其實就是一個相當偷懶的行為。如果說唸好高中真的那麼重要,那麼我們就應該要讓自己盡可能的多接收一些資訊,然後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判斷,接著,就要為自己的判斷負責。

但因為以往的填志願方式已經讓我們習慣在補習班或老師的幫助下,用一套標準作業流程,在儘量不耗費腦力的情況下,按照志願序而非高中的特色做選擇,而且只要按這個方式走,落榜的機率就微乎其微。因此,大多數學生都忘記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重要性。尤有甚者,因為許多家庭中家長會強力介入、主導自己小孩填志願的順序,因而更進一步剝奪了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的機會。像上面新聞中,『因志願序扣分機制,讓她舉棋不定,最後怕兒子落榜,選填第三志願,「如果特招也沒上建中,我一輩子都虧欠他」。』的想法,就是最標準剝奪小孩學習自己做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例子。

但如果大家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這世界上大概很少有比做出informed choice,之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更重要,也更實用的事情了吧。在小孩未來的人生中,他們只會走上分工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專業的道路,能夠給他們建議的人會越來越少,當然就更不可能有人可以替他們做決定。以我自己來說,到高中父母都還可以有一堆意見,但上了大學之後,爸媽能給的意見就少了,到了碩班,基本上都是老爸老媽聽我說,碩班唸完進入了博班,現在我根本連解釋給他們聽我在做什麼都懶,因為background實在差太多,要講到他們懂,倒不如獎學金分他們一點讓他們去大學修課。

更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會有不同的能力取向、不同的興趣,會對不同的事情有熱情,也都來自不同的背景,因此每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必須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出發,才有可能做出真正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別人即使再怎麼站在你的立場替你想,都是隔鞋瘙癢,抓不到養處。更何況臺灣的情況是大部份的父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替小孩做決定,那就更不可能符合孩子的個人需求了。


我一向主張,人必須為了自己做的選擇負責。但對於自己不能選擇的事情,就不應該被勉強去扛那個責任。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儘量提供多點選項讓每個人接觸,並讓每個人都能自由的做選擇,但是一旦選了,就要面對那個結果。執行別人為你做的選擇,是這世界上最愚蠢,也最容易讓人失去對生命的熱忱的事情。


這是因為,一個從來不為自己做選擇的人,除非運氣極佳,是不可能找到興趣的,特別在臺灣這個以考試為導向來教學的地方,更是如此。在這座島上,所謂「別人替你選擇」,通常的結果就是走上中華文化那套遵從階級、追尋安穩和小確幸的道路。


想想我們有多少學生是因為考試考夠高分而變成醫生、是因為考到了第一志願的分數,而去唸了臺大法律,變成律師。但這些人中有相當大一部份,其實不一定對醫學或著當律師有興趣。也許這兩個科系的高收入多多少少掩蓋了這個問題,但這樣的狀況在其他科系裡就很明顯。譬如說生科系,當年在政府兩兆雙星的口號下一炮而紅,多少生物系還刻意改名以迎合潮流,結果除了把分數衝得老高,創造出來的只有一大堆進去以後發現這個科系實在太「科學」,工作不好找,求學之路又既長且久,所以只好去轉系、去重考和畢業後轉行的學生。知道要轉換跑道的還算好,更怕是有些人,不知道要做什麼,就一路往上唸,唸到博士還是一樣的迷惘,卻又因為已經在這個領域投注太多時間而沒有勇氣離開,變得進退兩難。


類似的狀況在人文科系也很常見,矇矇懂懂照著分數填就進去了,畢業以後也還是繼續矇矇懂懂,於是就一以貫之的矇矇懂懂下去,跑去考高考,成為公務員。但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的興趣是當公務員?或著真的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考公務員的?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教育制度已經在我們的社會中造成了很多問題。和國外追求自己人生目標的價值觀相反,我們更多時候是在迎合別人的期望、追求社會文化認同的價值。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創造出一群全身上下都嗅得出對自己人生茫然味道的學生。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其實很受不了生科系和實驗室裡的氛圍。好多人都覺得唸得很累,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唸這些要幹麼,這種感覺我非常懂,因為這就是我在上大學前的寫照,我知道這種爬不出泥沼的無力感,到底有多麼讓人感到痛苦。


這個就是整個教育制度沒有培養讓我們自己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結果。它讓我們在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麼,也不知道自己想幹麼的情況下,把自己變成一個無趣,也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更扼殺了我們社會應該蓬勃發展的多元性。


所以如果有機會,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制度,應該要有辦法讓學生自己做選擇,然後讓他們練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也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我們要知道每個選擇都有其背後的機會成本,如何權衡並學會在評估之後就全力以赴,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並接受最後的結果可能不一定會如自己預期般的美好,絕對是一種需要學習的事情。甚至在做完選擇之後,知道該怎麼發現錯誤,並勇敢的承擔,認賠殺出,轉換跑道,也是需要學習的。這是我認為在學校應該要學到的第一個價值。

除了上述提及的論點,學會選擇並負責,還有另外一個層次的重要性。

很多人以為,人只要找到自己有熱情的事,自然而然就會破繭而出、就會突然懂得堅持到底,並對自己的人生有責任感,從此以後grit、perseverance這些東西就會自然跑出來,幫助你變成一個有好的self-control、highly disciplined的人。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這些東西,就像你生命中的其他事情一樣,是必須透過練習來達成的。


讓我們先認清兩個事實:


第一,如果你從來不從真正投入去做一件事情,你是不可能確定自己對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熱情的。


第二,即使在你投入,並發現你對某件事情有熱情之後,你還是會發現在自己不斷在各個方面卡住。這個時候,你就必須靠所謂的"perseverance",來幫自己撐過這個困難的階段。但這必須要透過練習與了解來達成。你必須知道,在事情忽然順起來之前,在所有東西忽然make sense之前,你就是會經過一個會怎麼做怎麼碰壁的階段。是這樣的了解,和透過練習之後良好的perseverance,讓你能真正達成"grit"的境界,然後在一個領域走得又長又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貼了一個Oxford學生現身說法的影片,影片裡提到「人有很強的適應力」,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承受極大課業壓力的Oxford學生,還是會找到時間和方法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也是一個很類似的過程。你不會自然學會,但你會在練習(或適應)之後,找到方法撐過去。


這甚至有學術上的解釋。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他的大作 "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就有提到system 1和system 2這兩個mental processes。 System 1處理事情靠直覺,system 2則比較擅長靠分析處理事情,下面我截取wikipedia的summary,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兩個systems各自獨有的特色:



• System 1: Fast, automatic, frequent, emotional, stereotypic, subconscious



• System 2: Slow, effortful, infrequent, logical, calculating, conscious



在這邊,我想要大家注意一下system 2是 "effortful" 的這個部分。Daniel Kahneman在書中不斷提到的,是system 2是個懶傢伙,在可以省力的時候,絕對不會出來分析事情。換個角度去看,就是啟動system 2,是一件費力的事情。因此,在任何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都會讓無法被關閉的system 1先處理資訊,來保持我們一直處於mental ease的狀態。


更有趣的是,Daniel Kahneman指出研究發現,mental ease、system 1和快樂的情緒,是連結在一起的,反之,system 2和mental strain以及不愉快的情緒則是同路人。


有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可以稍微回味一下自己以往學習的過程。


以我自己為例,我每次進入一個新的project主題,譬如說從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研究計劃,轉到自體免疫疾病,一開始就是會被一大堆不認識的專有名詞轟炸,這些專有名詞,放到不熟悉的推論context底下,造成的就是理解上的困難。這個時候就是我會感到最痛苦的時候,也是mental load最大、最容易放棄的時候。不難想像,這個時候我的system 2正在全速運轉,所以我既analytical,又critical,腦子的狀態正好。但情緒上我卻是非常非常不愉快,也就是這樣的不愉快,會導致我傾向於放棄。


現在讓我們把這個狀況放到我求學的經歷中。


我在上大學以前,完全就是一個充滿精力卻無從發洩,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對生命完全沒有熱情的學生。我國小是我媽幫我選的,國中是我媽幫我挑的,高中填志願,是想都沒想按照老師建議排的。在這段時間裡我從來沒有為自己做選擇的機會,都是別人替我安排我的學習生涯。在那個時候,我也的確是一個對自己人生完全不負責任的人,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


這樣的迷惘從國中累積到高中達到了最高峰。我整個高中生涯,待在學校的時間不超過1/2,在的時候,也多數是在球場上打球。如果不是我運氣很好遇到一個非常願意給學生空間的班導師,對我缺課的情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放任我們偽造出席記錄,我根本連拿到高中畢業證書的資格都不會有。


後來我上大學了,忽然發現自己比自己本來以為的還要喜歡科學,對生物科技的興趣也比預期中高很多(我本來以為我會去Discovery或National Geographic當野生動物攝影師或著野地學者),就決定要往R&D發展。


經過一番仔細評估之後,我決定為自己保留一點出國留學唸博班的空間,所以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在這個領域下一番苦工。於是我就選定了幾個自己比較有興趣的領域,到圖書館借了相關的書,也載了幾篇paper和reivew,就開始回家苦讀起來。


接著我馬上遇到的就是上面說的情形。一開始的時候,background差英文又爛,每本課本、每篇文章,都像大唐雙龍傳裡的『長生訣』,千百年來只有徐子陵和寇仲能夠參透,偏偏我既不姓徐也不姓寇。


我油門踩到底的system 2很快就帶給我極強的不舒服感覺,於是大概有幾個月的時間,我都一直處在讀一讀這個領域碰到困難就換個領域,然後又碰到困難,於是再換領域,這樣沒什麼生產力的循環。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幾乎生科相關的領域都摸過一點,什麼免疫學、組織學、解剖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等,全部大概都讀過前面幾章。


這個過程,說起來真的很像分生課本裡形容的,polymerase坐到DNA上要做transcription的時候會發生的事情。課本上說的是polymerase會先往前走一些,做出一小段mRNA,然後會像沒有坐好一樣跌下來(abortive initiation)。摔下來的polymerase只好重新坐回原位,再試著把mRNA從頭做起。重複好幾次這樣的過程,然後才能真正在DNA上坐穩,把完整的mRNA給transcribe出來。


比polymerase幸運的是,所有生物相關領域的前幾章,內容幾乎都非常類似。所以當我讀完細胞生物學的前兩章,受不了放棄,改去讀生物化學的前兩章時,我會對於之前讀過的內容有一些印象。也因此,在這個不斷轉換科目的過程中,其實我也逐漸的在吸收一些基礎知識。


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很快就發現,很多jargon即使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意思,只要多看幾次,熟悉了以後,讀起來的「不舒服」感覺,就會降低很多。後來我看了Kahneman的書之後才知道,原來"familiarity"也是一種讓人達到mental ease的方式。所以隨著我重複看到這些詞彙和觀念的次數增加,不止我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是往上增長的,我對這些內容的熟悉程度,也會讓我讀起這些科目來變得更順暢。


那時候我當然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我已經發現到,好像只要多看一點同樣的內容,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會開始消失。加上一開始那種跳來跳去,不斷轉換領域的方式,實在太過沒有生產力,所以我就決定試試看咬牙硬撐一段時間,一次選定一兩本書,努力把它們讀完。


後來的故事我在這個部落格多少也說過了,我碰到的下一個難關是讀書時間無法拉長,很快專注力就渙散了。於是我用強迫自己每天比前一天多讀幾分鐘的方式,慢慢拉長時間。剛開始真的很痛苦,但久了,也就習慣了。


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我剛進實驗室學技術的時候、我剛開始學騎擋車的時候,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時候。我後來就開始明白這套「一開始會瘋狂撞壁,但只要撐過那個不舒服的時期,自然而然就會上手」是學東西固定的模式。從此以後,遇到撞牆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信念,認為只要我一直嘗試下去,事情就會慢慢變好、慢慢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stuffpoint

這樣的信念到了後來,也就慢慢變成一種不害怕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因為始終相信最後事情一定會像polymerase那樣步上軌道,做出完整的mRNA,所以也就慢慢的覺得失敗沒有什麼。也因為明白了失敗其實就像abortive initiation那樣,是必經的過程(不管真核或原核生物,都會經歷abortive initiation),所以就不會對他感到懼怕了。

可能也是因為我運氣比較好吧,所以這樣的信念也幾乎不曾讓我失望過。所以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用這樣的模式去做事情。在這個過程中,preserverance變得越來越好,也慢慢的明白了Tim Tebow所說的:"Passion is when it's hard"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即使是像我這麼幸運的人,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掙扎了好久,經過了許久的練習,才慢慢越來越能夠做到所謂的"preserverance"。


但我也看過太多人,因為運氣比較差,或著其他原因,總是受挫在那個abortive initiation的過程,怎樣都突破不出來。雖然我常常鼓勵身邊的朋友,polymerase都做得到的事情,你不可能做不到,但有些人就是怎麼樣都建立不起來這樣的信念。更慘的是,學校已經算是相對來說可以容忍錯誤和失敗的環境,可以讓你不斷磨練自己的perservarance。出了社會之後,在更加competitive的環境裡,往往會造成兩種極端的結果- 要不是被逼著很快的達成preserverance,要不就是很快變成一個quitter。所以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學校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生有犯錯和失敗的機會,並引導他們,從中學會成為一個persistent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讓學生學著自己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此重要的原因。前者是能夠增加學生找到自己熱情所在的機率的方式,後者則可以提供學習grit的寶貴機會。

找到熱情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都很明白,但為什麼grit這麼重要呢?


除了很多名人都曾經提到它對他們成功的幫助,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grit",是預測一個人未來成就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兩段影片(*):









在影片中,Dr. Angela Lee Duckworth把grit定義為 "sustained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也就是說,除了熱情之外,你還必須有能力在讓你很不舒服的環境底下,持續的努力,持續work your ass off。她在演說中提到的關於拼字遊戲冠軍的故事,蔚為經典。


在他們的研究中,Dr. Angela Lee Duckworth發現,那些拿到冠軍的小孩,和其他參賽者的不同之處,並不是在於他們練習比較久,而是在於他們練習的方式:這些小孩不會花時間在自己已經會拼的字上,也不會去做那些已經會的測驗。他們會做的事情,是把自己不會的地方挑出來,直接攻擊自己的弱點,然後不斷練習、練習、再練習(**)。


根據Kahneman的system 2理論,你可以想像這個過程會讓這些小孩多麼不舒服。可是也就是這樣的過程,讓他們能夠讓自己最後出類拔萃,變成冠軍。


當然,這個社會不會每個人都是冠軍,就像我不論再怎麼努力,大概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一樣。可是我認為,用這樣的模式去學習,是最有機會把自己的能力磨練到極限的方法。也就是說,雖然我不像某些有100分天份的人可以拿到諾貝爾獎,但我至少可以讓自己本來70分的資質全部發揮出來。不論是站在個人fulfilment,或著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這樣把個人能力發揮到極限,帶來的效果應該都是非常正面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儘量保障學生有機會可以了解grit的重要性,並試試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以及有沒有辦法變成一個persistent的人。

那麼grit要怎麼樣才能學得會呢?事實上我們現在並不是非常清楚,唯一的線索,是相信能力並非完全天生,而是可以透過練習進步的學生,似乎都會比較persistent。也就是說,能夠帶來grit的,很可能是一種mindset,而這絕對是可以被培養出來的。

和這個想法相符,研究者也發現,光是稱讚小孩的方式不同,就可以對小孩的persistent的程度造成影響。譬如說被誇讚聰明的小孩,就會比較不persistent。反之,被誇讚努力的小孩,通常都會更persistent一點。更詳細的研究內容,在上面的影片也有提及,網路上也有不少學術研究可以參考。

最後,「自己做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態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效果,就是它可以保障diversity。

如前所述,如果學生能夠被允許自己做選擇,他們就可以去嘗試,然後選擇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路走。由於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做的選擇也都會不一樣。因此,我們會有對醫學有興趣的人、對美術有興趣的人、對工程有興趣的人,和對文學有興趣的人。這些人自由的選擇走上自己喜歡的路,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並受到學校和社會同等的認可與尊重,也為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負責。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在多個領域,都有比較均衡且良好的發展。在這樣教育環境底下長大的學生,也才會懂得尊重多元的價值和選擇。最重要的是,學生也會因為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主導權,而更能揮灑自己的長才,並且快樂的活著。

這些,就是我覺得除了課本中的知識以外,學生應該要在學校學會的重要價值。



*影片中有個需要更新的地方。在過去,所謂的1萬小時/10年假說,也就是你要在某個領域達到greatness,必須至少花1萬個小時在上面,被認為是一個人成為world-class專家的關鍵。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研究結果,是不支持這個假說的。不支持的理由很多,我現在只記得其中一項是因為有人發現這是一個非常rough的平均數字,也就是說可能有人得花5年達成這樣的境界,有人得花15年,平均起來差不多是10年這樣。


**這部分的研究結果其實某部分就在告訴我們,光是工作/讀書時間長是沒有用的。能夠強迫自己不分心的長時間工作或讀書,或著在該讀書的時候就去讀書,不會受其他事情的誘惑,並不代表你就能達到"grit"的狀態。重複做熟悉、讓自己舒服的事情,就算花再多時間,也不一定能稱作"grit"。


***或許也真的有些人不覺得追求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限有什麼重要,雖然我不是很同意,不過這篇文章屢次提到「自己做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概念,也可以保障那些認為mediocre performenace就已經足夠的人,反正這也是你的選擇,只是你選了就要接受自己與excellence無緣的狀況,不要整天抱怨一堆。

1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也是一位今年高中入學的學生家長
那位50個志願都沒上的
我有些懷疑他本來就要拼特招
因為國三我小孩學校
早就讓他們試填兩次以上
我不認為他們真的不會填不瞭解遊戲規則
這次很大的分數可以加在40%的多元學習
語言認證、教育部認可競賽、運動競賽
這對未來國中生我認為是好得發展
我小孩非常喜歡運動
雖說唸書也不太差但是因為這多元學習
我不會像我國中時我媽對我的那樣
除了唸書通通不准去做
因為你知道這些競賽不僅可以讓他加分即是會考考差一科A變成B他也可以跟人家一樣進入想念的學校
他的國中生活更是因為參加運動變得很正面
這是我以前的國中生涯絕對不會有的
也許這樣的改革才可以真的改掉家長得觀念
給小孩真正位自己負責的機會

seventeen 提到...

這點我真的是非常同意。

如果我們要尊重多元發展,就需要能允許小孩多元學習的制度。這同時也保障了小孩探索的機會,比起只是坐在教室裡讀書,我想會是更好的學習過程。

很高興看到有和您一樣的家長,願意這樣給小孩機會,認同小孩的興趣發展。希望這樣的理念能夠繼續拓展,除了制度層面的改革,大家茶餘飯後聊起時也可以多推廣這樣的想法,讓更多臺灣人對於教育能有不一樣的認知,真正放手,讓小孩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Unknown 提到...

我又冒昩了,當然我贊同你的論點,可是另一方面,我真的不覺得這個制度實施後有這麼多爭議完全是家長觀念問題, 我之前真的有疑問: 為什麼不管什麼制度搬到台灣總會出問題?http://paste.plurk.com/show/05v5A71xvPSAu0cB9j0G/ 這篇文章很大篇幅解答了我的疑問。以丹麥為例,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不會過問小孩的成績,甚至在學前教育班(相當於台灣的幼稚園大班),有時候還會要求家長與兒童一起參與學校舉辦的演講,演講人通常是警察,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沒有人有權力傷害你的身體,即使是你的父母,如果你遭到毆打或傷害,請馬上打112。這些都是從小就有這樣的環境,所以小孩很早就往獨立的方向邁進,而這些都不是急就章可以達到的,如果繼續急功近利,使用階級傳統尊卑的討論方式去推動教育政策,那麼不管怎麼改,用德國的,美國的,永遠不會譲學生可以更獨立自主。

匿名 提到...

我是一樓的匿名
我想跟mellisa lee 說
出問題的是台灣觀念一向不把小孩當成獨立的個體
導致現在很多大學生還是很依賴父母(甚至已婚...)
父母總是早先一步幫小孩決定
要先要求父母從小就讓小孩訓練獨立根本不可能
但是先從國中生的父母下手是可能的
至少我就是其中一位

只是這次的爭議我認為很多是父母不願意認同新制也不想改變思考
老是千錯萬錯都是教育部的錯
認為以前我們聯考考高分就有好學校念啊
老是要說我家小孩幾A幾級分卻根本不提那40%多元學習
40%多元學習上留言我已經提過
我想講30%志願序
這個制度我認為是要讓你寫你有把握的學校
不像以前照分數填下去就好一個蘿蔔一個坑
你要花腦筋考慮自己會考+多元的成績去填
不能把志願30分硬要擠去你不太可能上的學校

像我家小孩我就請他第一填他最想上的
第二就填他即使被扣一分也會上的保險學校
志願序除了可以打散以往照分數排名的明星高中外(北一建中大概還是沒辦法)
這些學校更可以收到一些以往收不到的高分學生及成績普通但是有其他多元才能的學生
我想這對高中學校是很好的
接著推甄、繁星等等方式上自己真的想上的大學

總之獨立是慢慢放手的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到的
父母的放手也是一樣
像我小孩考前一個月還在外縣市比賽運動一個禮拜
當時我真的好慌
因為大家都在拼唸書我家的卻在比賽
我當下也沒辦法當帥氣的父母 V.V
幸好學校導師真的是很有耐心跟我解釋
我才沒像我娘當年對我一樣

另外再多嘴一件事
國中三年小孩班上有個天才
幾乎都每次第一名
我家小孩總是在他後面
因為天才也不太需要唸書就成績很好
個性比較宅整天打電動沒什朋友
不太參加學校活動、幹部、競賽
這次會考跟我家小孩同燈同分
他有很多++ 但AB數是跟我小孩一樣所以是同分
我們這區不像北區要比到+或++才分得出勝負
結果放榜我小孩吊車尾上了他卻落榜
只因為我小孩40%多元比他多了幾分
這樣的制度跟結果
會讓不太參加活動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小孩可以有被逼著改善的機會(也許鄭捷會少一些)
『老師更可以去進行更多的唸書外的活動而家長不敢反對』

每次跟很多朋友說破嘴討論這制度
大家好像都還是不愛它.....
所以看到這就不小心多話了...




seventeen 提到...

To Mellisa Lee,

我想一個問題不會只有單一面相,所以如果說家長不應該負全部的責任,我絕對同意。

但我想說的是,家長是小孩子教育的一大部分,而學校老師又有很多是家長。同時,家長也是能夠左右我們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公民。在這個情況下,要求先想辦法讓家長的觀念改變,讓他們影響老師和學校的教學、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也影響對自己小孩教育的想法,將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情。

另外你說的「繼續急功近利,使用階級傳統尊卑的討論方式去推動教育政策」,在我看來,這也是許多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呢!

在臺灣,之所以教育制度怎麼改都沒用,難道不就是我們一直把學校當成一種階級證明,所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站到那個比較高的階級,而不是考慮如何幫助小孩適性發展嗎?所以也才會有多元入學到了臺灣,變成什麼都要學的狀況。像這次的教育改革,不也是因為受到很多抗議,因此做出了很多四不像的修正嗎?

我現在在英國唸書,對他們對於學生成績的保護印象很深。基本上除了學生本人和評分者,其他人是看不到你的成績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學生的尊重,所以很喜歡這個制度。但我幾乎可以想像這個制度在台灣會引起多大的爭議。

我在臺灣的時候,從來就不是一個怕給父母看成績的人,不管考再爛,我總是會把我的成績單給我爸媽看。但有一次我媽拆了寫了我名字的信,裡面是我的成績單,我氣得和她大吵一架。架是吵了,卻還是很難讓她明白,這是一種對個人隱私的尊重,而不是成績給不給看的問題。

我敢說我媽媽已經算是很開明的母親了,但要讓她了解小孩是獨立的、應該要被尊重的個體,還是這麼難。這就不難想像,為什麼會有你說的:「不管怎麼改,永遠不會譲學生可以更獨立自主」的問題。

所以,在我看來,家長觀念的修正,才是能夠讓任何教育改革,真正成功的關鍵因素。

seventeen 提到...

To 匿名,

真的很喜歡你許多的想法,歡迎常來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喔!

Unknown 提到...

其實我是非常贊同您的觀念的,只是對於這次很多家長的反應,我是抱著更多是同情且可理解的心情去看的(因為週圍有非常多的朋友為這次事情寢食難安),所以才會發了那一則回覆,在丹麥生活看到台灣的十二年國教引起這麼多風波,感覺很悲傷,當然希望台灣的社會可以慢慢朝向更為公平與適性,多元的社會,我會在心裡默默祝福。

Unknown 提到...

To:匿名
我也非常開心與你討論,相信所有的觀念改變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只是我的粗淺想法就是: 請先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獨立吧! 我有一次與丹麥朋友討論關於丹麥學生八年級一定要參訪國會,暸解議會的運作模式感到好奇,朋友只問我一個問題: 你們年輕人幾歲開始投票? 我的回答是二十歲。接下來他說的,真的很令我深思:丹麥是18歲就有投票權,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教導他們如何行使公民的權力,當然也有公民的義務,這些事情不能等到快到投票前才來教吧! 所以我這次才對十二年國教多嘴了幾句, 真心希望我們台灣的小孩在將來都可以更開心的學習,更獨立的活出自己的人生,希望不只是家長們的努力,也希望社會和制度,能讓家長有努力的動力。

Unknown 提到...

另外我所說的: 繼續急功近利,使用階級傳統尊卑的討論方式去推動教育政策,其實就像我貼的那段連結中的一段話: 明明知道問題不是出在專家也不是出在家長也不是出在一線教師,當然更不可能是無辜的孩子。我越寫,越感到台灣跟瑞士的差別是很大的。而這個落後讓我傷心,讓我不想說白但仍得說白。那個落後不是落後在金錢與物質,而是落後在民主與公平,落後是落後在看不見的東西,所謂精神的東西。

台灣欠缺的就是民主與公平。少了這一個,所有的模仿都是屍體器官的移植。而少了靈魂,就永遠會是死的,發臭的,腐敗的。

瑞士教育的民主與公平,表現在兩件事情上,我捫心自問,台灣有嗎?沒有。

1. 台灣的官僚,民主嗎?

在瑞士,討論新的教育政策還有實驗項目,需要長期的準備,不可能貿然實施,基本上三年一個實驗期算是很快的,並且也會小範圍實施,實施之後還要做評估報告,整個要全國推動新的教育改革,至少要花費十年以上,總和大家的意見,開放民主的精神,謹慎考慮評估再評估,才會推動,因為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小白老鼠,玩不起。

可是台灣不是。官僚制度,空降部隊,聽了國外好像有什麼東西不錯,一堆博士就沖上去亂搞一通,速度很快,但簡直就是沙灘上蓋城堡,看起來華麗,卻禁不起考驗。

2. 勞工薪資,台灣可受保障?

大家不要以為瑞士的父母多聖潔不愛錢。基本上,人性是自私的,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過上物質充裕的好生活。在瑞士,選擇技職出路,無論是福利還是社會地位,都不比升學普通高中差,甚至更為優渥。在這種均富公平的社會福利制度下,父母才有可能真的放心去讓孩子做多元選擇。我認為,現在要求台灣父母,放下心中的擔憂,是蠻慘忍的事情,因為愛孩子,這是人的天性。所以,我願意以更憐憫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家長和孩子的眼淚。

光是看到台灣社會還有人說要用理念生活,年輕人要多吃苦,說真的,想到這,我就覺得再多寫瑞士怎樣怎樣都沒有任何意義。台灣社會根本不民主不公平,階級問題這麼嚴重,只剩下道德與壓榨,問題就是這樣而已。

我其實是對政策制定的過程有所疑問,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悲傷: 這一代的父母們在這個不公與不民主的教育制度下成長,所以他們拼命想把小孩送進名校 (台成清交) 就是希望小孩子能夠在學校中受到啟發, 訓練... 才不會被有權有勢的人欺騙,宰割,起碼 ,學運的學生就比較聰明不會任由既得利益者宰割他們。

Unknown 提到...

對不起格主: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會開啟上面的連結,所以我想補充一下上面段落的出處是Shih-Yi Huang Terrier網友的臉書,打擾之處,再次致歉,謝謝!

seventeen 提到...

Mellisa,

沒問題,一點也沒覺得感受到被打擾,倒是很謝謝你的補充 :)

我自己很深的感觸是,臺灣長久留傳下來的文化、傳統,常常都和你說的民主和公平無緣。

公平是件比較難討論的事,這點我們先壓下不談。民主的部分,我還是覺得只能從改變公民意識,和增加公民參與開始。

此外,讓大家都知道一些國外的情況,而不只是讓政府把國外的制度引進,但大家卻不明白制度背後的精神,導致最後仍舊把這些制度給"臺灣化",我覺得應該也會有幫助。

我始終認為,改變這種事情,應該從公民開始。讓公民去踹政府的屁股,告訴政府我們往這個方向走,告訴他們我們要有一個真正民主且多元的社會,才是造成改變最好的方式。

我當初開始寫這個blog,也就是希望,可以讓有機會路過的朋友,看看一些可能和臺灣主流文化和觀念不太一樣的想法,也許就可以多多少少影響到一些人。

我不像有些人那麼厲害,可以在臺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公民運動,我有的只是一個小小的blog,但還是希望能夠為這塊我成長的土地略盡綿力。因此,看到我blog的文章能夠激起一貼迴響,真的是讓我很開心的一件事。

Unknown 提到...

謝謝格主回覆,你的blog常常啓發我去思考,能跟你討論,我非常榮幸,你的理念也令我非常贊同與感動,希望我們生長且熱愛的台灣可以朝向更為公平及民主的將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