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動作連連,包括在辯論的時候,講出近期在網路上發燒的「墨綠說」,還有被攻擊器官買賣的時候,石破天驚的掏出了澄清函等等,讓他再度成為議題的焦點。
在辯論之後,雙方陣營自然對各自的支持者有自己的評價。許多人說,柯文哲的策略以感性為主,在政策上著墨不多,而連勝文則以理性為主,得到了機會好好闡述自己的政策,這是雙方巨大的分野。就連柯文哲自己也承認,他還是希望能夠以溝通理念為主。也許是這樣,所以他才在一開頭申論的時候,就請大家自己到網路上,去看他的柯P新政,之後便感性的溝通理念、強調價值。
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台詞,柯文哲也不斷強調,許多臺灣人過去心中深信,現在可能也還擺脫不掉的價值觀:「努力很重要」。
這樣的價值觀,在臺灣人身上,根深蒂固到了幾乎已經變成代表我們國家的刻板印象了。我在國外的經驗,好多人提到臺灣人,或著提到曾經和自己工作過的臺灣學生,都不免會提到「工作非常努力」這件事情。即使是在很多外國人口中,非常不像臺灣人的我,其實也還是比外國人更願意用假日時間工作,往往我也會發現,當我覺得累了,該回家的時候,辦公室裡就只剩下幾個日本人、幾個印度人而已。
因此,儘管我常常說我應該是臺灣人裡頭懶散排很前面的,但不可否認,我還是比很多外國人,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也許只能說,我心中還是很認同努力這個價值,只是我不相信「長工時等於很努力」,而我現在很投入工作,是受到我很想做這樣的內在價值驅使,而不是為了名聲或著財富這些外在誘因,所以在投入工作的同時,比很多人還是感到快樂、自由很多。
我想說的是,當一個價值或理念,真正內化成為你的一部分的時候,他一定會對你的行為造成影響。所以當你真正把某個價值,內化成為你的一部分,變成你每天奉行的準則,你做的事、做事的方法、做的選擇,都會受到這個價值的影響。
但是,從你知道或體認到一個價值很重要,到你真正能夠把一個價值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前,會有一個時間上的落差。譬如說你知道了紀律的重要,但並不會因為你知道了,明天就忽然變成一個很有紀律的人。你必須要靠很多努力,很多練習,不斷重複,強迫自己去習慣做到這件事,你才會開始變得有紀律。
尤有甚者,即使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還是會有很多誘惑,會讓你不小心犯錯,或著做出背離你信奉的價值的「錯誤選擇」。
舉個誇張點的例子,我想大概很少會有人告訴你,有了女朋友,還去外面找小三,去Wego開房間,是一件對的、符合你人生價值信仰的事情。即使是像我這樣,覺得私領域的事情關你屁事的人,也不覺得這樣是對的。
可是你還是會看到很多知道這樣是錯的人,不小心也好、意亂情迷,受不住誘惑也罷,做出了自己認為錯的事情。
前陣子,我在英國這裡,參加了一個讀書會,我覺得相當有趣。當天討論的主題,是Michael Sandel的正義一書。正義這本書,對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道德上,你該怎麼做選擇,有相當深入的討論,也提出且解釋了很多不同的「主義」,讓大家瞭解,原來正義,可以有這麼多面向、原來兩個截然相反的選擇,可以都是正義的。
在讀書會中,主持人要求大家做了角色扮演的模擬,看看大家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環境底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可是這樣的方式,很快就遇到了困難,因為你會發現,當你把自己帶入某個角色,或著特定的情境,你的考慮就會開始複雜起來,甚至你會做出你不一定覺得「正確」的選擇,特別是當正確的選擇,可能對你(不論短期或長期)是不利的時候。
也就是說,即使你能夠把自己很明確的歸類到某個主意的信奉者中,你在做決定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完全不受影響,做出符合自己價值判斷的選擇,而有可能會超短線,做出違背自己信念,但是對自己有利的選擇。更何況,在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很難完全被歸類到某個特定的主意中,所以你在選擇的時候,遇到的衝突和矛盾,就更多了。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其實就是想要說明,要遵從自己的價值觀,做正確的事情,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所以我們才需要練習,需要用各種方法,隨時提醒自己,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而不管你是已經成功的把自己認同的價值內化,所以直覺性的做出一些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決定,或著你還在努力內化,你都會有所行動。這些行動,會讓旁邊的人看得出來,並形成他的對你的評價。因此,當他們在預測你未來的作為時,他們會有所本。
以我自己當例子好了。我自己這次出來國外唸書,最開心的一個進步,就是我不斷從不同人口中,得到了我是一個非常"organised"的人,這樣的評價。但事實上,我過去並不是,我也不覺得我現在已經是了。可是因為我非常認同self-discipline這個價值,所以我一直很努力在嘗試增加對自己的控制,剛開始小從每天起床折棉被,到做完事情就多花一些力氣,把桌子收好,把實驗室收乾淨,每天睡覺前花時間,想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並寫下來等等。
做這些生活上的小事的目的,其實也就是在培養,當自己很累的時候、想休息想放棄的時候,可以再用意志力撐一下下的習慣,藉此培養self-discipline。而這些行為反應出來的,就是很多事情上面,我看起來就很organised。
也因此,現在當別人在交待我事情的時候,他們常常會說:「我只告訴你大原則,其他的你自己可以決定,因為你很organised,我相信你沒問題的。」,而這樣的期待,又會形成一種外在動力,幫忙催化的我內在動機,讓我更願意付出努力做這件事情。
這個就是理念和價值重要的原因。
當一個候選人在講述他的理念與價值,你會知道什麼對他而言是重要的,哪些價值,在他看來是對的。你甚至可以由此推估,他大概會推出什麼樣的政策。國外很多政黨也是這樣,你會知道Conservative會站在經濟上相對小政府,社會上相對反移民的立場,會知道Labour會站在經濟上相對大政府,比較中間偏左的路線。
但這樣還不夠。你得去看候選人他做了什麼,去顯示他真的相信這個價值、去顯示他有付出努力,讓自己往這個價值靠近、去顯示他的所作所為,也符合他堅信的價值。
這樣的觀察,會讓候選人之後的選擇有預測性,會讓之後在監督與檢驗他時,有個本可以依循。這些,都不是聽政策可以聽得出來的。一個候選人,可以在選前講得天花亂墜,可是選後一個不做。他也可能很努力的做了,但最後還是徒勞無功,畢竟,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會是徒勞無功的。更可能,等到他當選,也要做了,環境卻已經變了,民眾已經不希望他這麼做了。講到底,候選人提出來的政件,如果一條一條去檢視,最後真的能徹底完成的,或著會試著努力去貫徹的,可能都是鳳毛麟角。
可是如果我們先決定我們是否認同一個候選人的價值觀,然後再檢視他的行為,是否和他價值觀中認定為對的事情相符,你至少就知道他會朝怎麼樣的大方向去努力。他當選之後可能會有妥協,會有受限於現實層面的困難,但你會知道,他整體上是想把城市或國家帶到怎麼樣的方向去。特別當這個候選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視民主、重視公民參與的時候,你更可以相信,他如果不小心做錯了,做了違背自己信仰的價值的事情,他會聽進公民的批評,並因此修改。你可以相信,如果形勢變了,選民不再要他強推某些事情了,他會妥協。
而這是我認為,柯文哲在這場選舉裡面,一直想要告訴大家的事情。他相信心中那些所謂「不願意拿出去和人交換」的核心價值,真的是對的。而他也真的很努力的,在用各種方式,告訴大家:「我會這樣做」。
以柯文哲屢次提到的公開透明來說好了,或許是因為我們都在臨床研究的環境工作過,因此領悟出來臨床環境上的公開透明,對於除弊有多大的幫助,對於讓大家選擇做正確的事情,有多好的效果,所以我一直很欣賞這個理念。
而柯文哲對這個價值做出的努力,在這場選戰中,表露無遺。
他公開財產,公開被質疑的帳戶細目,也承諾要公開選舉經費。這最後一項,也在今天,募到超過他宣布要花的八千萬之後,以宣布不再接受捐款,當做第一步。
這些作為,也許不完美,也許也不保證他之後如果上任,會是個好市長,但至少,他讓我知道,他重視自己相信的價值,也真的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比起那些有的沒的政策,這是我更相信的東西。
如果你認同我這樣的想法,當以後別人告訴你,要當個理性的選民,要回歸政策去討論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告訴他,你很樂意討論政策,但在討論政策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討論一下,這個候選人,他相信的價值,到底是什麼,他又為自己的理念,付出了哪些努力,因此讓你可以檢視,他的政策,全盤看下來,是否和他的理念相符。也讓你可以相信,他真的會按照這樣的理念,去推動他的政策。
更重要的,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去思考,看看自己重視什麼樣的價值,以及什麼樣的理念,是你覺得重要的。因此,當選舉來臨,也就會知道每個候選人,在理念上,是否和你的相信的事情相符。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臺灣人,在面臨改變的時候,選擇趨向反動的一方,可是卻講不出理由。我們也常看到,很多臺灣人,受訪被問到支持哪個候選人,還有為什麼的時候,常常吱吱嗚嗚的講不出來,只能說一些類似「感覺他比較清廉」、「感覺他比較適合」、「感覺他比較親切」和「感覺他比較有禮貌」這樣空洞的答案。
如果你厭惡這個現象,也許,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認同的價值觀,這樣以後別人問你要支持誰的時候,你就可以說:「我支持柯文哲,因為我相信公民參與、我相信公開透民、我相信努力向上,而柯文哲提的價值,和他展現出來的行動,符合我的所相信的事。」
這聽起來,是不是文青了很多呢?
p.s. 很多人認為,投票是一種利益選擇,這其實也沒錯。
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價值觀,代表的也就是不同的利益。
當然,利益也有另外一種面向,那個我們都熟悉,藍藍紅紅,有蔣介石頭像,有孫中山肖像的利益。
這些利益不是不重要,而是在某些價值,譬如民主、自由,和某些理念,譬如一個沒有裙帶關係,真正受到監督,為多數人服務的政府體系,在這些概念變成現實之前,你根本不會有機會,去選擇這些利益。
這些利益過去從來不真正屬於你,而在這些價值落實之前,也不會真正屬於你。那些掌握著利益的人,也正是這個社會許多問題的根源,是你現在面對的困難的遠因。你想要跳脫這個問題,就要跳脫為了你看得到吃不到的利益去投票這樣的行為模式。
等到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你才有可能,開開心心地為自己的利益投票,並在投完票以後,更開心地握緊自己得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