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因為blogger會有很多廣告留言,所以我有設留言管制。大家留言留一次就好,只要不是廣告,我都會定期去後檯把留言給撿回來。

造成麻煩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談升學壓力(一)





關於升學壓力這件事,格主基本上認為它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
每個人會感受到壓力的原因可能都不相同,對格主來說,會讓我感到壓力的情況不外乎以下四種:
Ⅰ) 在面對非常激烈競爭的時候。我想這個很好理解,當你處在一個身旁的競爭對手程度和你非常接近而且快速進步,一不小心就會被拋得遠遠的,而且又後有追兵,那些程度不如你但差不了太多的競爭者異常努力,追得很緊的環境,你就必須上緊發條,逼迫自己不斷專注,千萬不能有絲毫鬆懈、不能放慢進步的腳步。在這種需要全神貫注的情況底下,壓力是一定會產生的。
所以升學壓力當然永遠都會存在。當你在一個領域愈念愈專精,往愈好的學校環境去爬,你的同學在素質上也就愈來愈整齊,實力愈來愈強,課程難度也加大了,因此要保持競爭力的壓力也就愈來愈大。譬如格主以前不時和高中同學聊起國中的念書情形,大家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國中念書實在太容易了,常常段考前一個星期,甚至前幾天才開始念,都可以考得不錯,但到了高中,大家的素質經過一次考試的篩選,程度就整齊了很多,想要靠國中時的老方法就幹掉別人,念到前幾名的難度當然也跟著變得高上許多。
到了大學,這情況當然就更明顯了。格主自己印象很深的例子是我的一個堂姊,高中念北一女,大學很順利的考上高醫醫科,她去了高醫以後的感想是:「我以前以為自己很會念書,但在這裡,我發現其實比我會念的人還是很多!」,同樣程度的努力,在高醫她就無法像以前在一女中時那樣讓自己的名次這麼漂亮了。
而這個社會上永遠都會有人想要在念書這件事情上精益求精,也永遠會有人想要去念一流大學。同樣的,一流大學永遠會想出一些辦法來篩選他們想要的學生,所以愈往上念,大家的素質就愈整齊,競爭不贏別人的壓力就愈大。爬上建北後面有台清交,上了台清交又要去追UC的那一堆名校,後頭更有Harvard、Yale、MIT、Caltech、JHU這些超級名校的窄門要去擠。只要這種擠窄門的狀況一天不變,那升學壓力就一天不可能減輕。
Ⅱ) 面臨極端緊迫的時間壓力的時候。這就更好理解了。隨便舉個例子,譬如說老闆在今天下班前忽然丟給你一大堆文件要去處理,而且告訴你明天早上他就要驗收,這時候任誰都會感到有壓力的。在念書上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格主自己常常有的切身之痛就是不小心玩過頭,忽然醒悟時期中考已經近在眼前,這時候壓力就來了。
而在升學路上,只要篩選的情形一天還存在,時間緊迫的壓力就很難不發生。也許對一個有好好認真打基礎的學生來說,這種壓力並不會太大。有好好準備過聯考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雖然永遠也不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但到了考前的幾次模擬考,大概自己的程度和落點會在哪裡也就差不多知道了。如果你的程度已經超越了你想要念的科系,那我想你大概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但總也會有些人的目標離自己目前的程度還有一點點差距,例如落點剛好落在想念的科系邊緣,那時間緊迫的壓力就來了 (不過如果差得太多,像模擬考從沒考進全校前一百卻想念台大醫,那大概也沒什麼好有壓力的,直接絕望就是了) 。
另一種情況是你一開始太混,沒有好好打基礎。於是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讀完要讀的科目,考出想要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時間緊迫的壓力就會比較大。
不幸的是,考前離自己的目標還有一點點距離跟以前太混現在要快速超英趕美搞到自己快死的這兩種人永遠都會存在,我也想不出有什麼可能忽然在升學路上,下一階段的學校再也不篩選學生了,所以升學壓力也永遠都會發生。
Ⅲ) 在處理完全不熟悉或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的時候。這種情比較常出現在轉領域的人身上。不講那些轉行轉很遠的學生 (像是大學念歷史,碩班想研究電機) ,光說生科系的學生要去跨臨床的課程好了,由於這些東西離熟悉的背景比較遠,對他們來說,很多用詞與定義就必須重新學起,更難的應該是臨床研究的思考方式與看事情的觀點,對於生科系的學生都是陌生的,所以這些離開了自己的comfort zone的學生當然就會感到有壓力。格主自己就認識一些生科背景想跨臨床或藥學、藥理的學生 (反過來的也有) ,在考研究所時真的就會遇到比別人更大的壓力。
Ⅳ) 在處理超出能力之外之事的時候。最後這種情形是最典型的壓力產生狀況。當一件處理事情的困難度超出你目前的能力之外,你又必須處理它的時候,那種絞盡腦汁卻不知從何下手的狀況,的確會讓人感到很有壓力。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狀況其實相當常見,尤其對於那些急著想要進步的人,他們常常會強迫自己處在稍微超出自己當前能力範圍的環境中,強迫自己去處理這些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事情,讓自己的能力快速成長。在念書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常常發生,特別當你必須去把你不拿手的科目給修過才能拿到畢業資格的時候。
格主在大學的時候,曾經和同學A、B一起去修一門選修課。大家一起上課,一起下課,格主和同學A天天玩得很開心,同學B天天念得很辛苦,常常說他都看不懂課本在講什麼。學期成績出來,格主和同學A輕鬆過關,最認真的同學B卻fail了。下個學期,格主和同學A又去修了一些研究所的選修課,這回同學B就不願意一起來了,同學B說,上學期那堂課真的讓他壓力很大,因為他怎麼念就是念不懂,所以他這學期不願意再重蹈覆轍了。同學B這樣就是很典型因為做了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所以感到很有壓力的情形。
另外格主以前也會遇到大家同樣是在學校念書,也些人混混的也可以高分過關,另一些人整天死拼活拼,該玩的都沒玩到,卻還是只能低空飛過。有時格主在考期中考前遇到他們,都會覺得這些人肩膀上好像扛了幾千斤的重擔,實在很慘。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狀況總是會發生,也許是我們的入學篩選制度不夠好,無法把學生的程度做出很良好的區分,也或許是他們的能力剛好就是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總之在格主一路念書的過程中,永遠都會遇到這兩群過著截然不同生活的人。而只要還有那些想去念超出他們能力之外的學校的人存在,升學壓力當然也不會消失。
最後還有一種人,不管怎樣反正就是會讓自己活在壓力之中,甚至在做一些格主看起來穩定會成功的事情,或考一些根本對他來說沒有絲毫挑戰性的考試時,還是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這種自己給的壓力格主實在無法理解,也沒什麼太多的看法,所以就按下不談。
升學的壓力看起來是必然存在的,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所謂no pressure; no growth,想要變強,想要成長,當然必須付出代價。而讓自己處在壓力之中,強迫自己去面對高度的競爭,讓自己不會鬆懈、不斷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一直去處理稍微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正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最佳辦法。就連時間緊迫帶來的壓力也都有好處,它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當前能力的底線到哪裡。譬如一年前你發現在考試前一個星期囫圇吞棗的把書K完還可以考不錯,但低於這個底線,你就無法應付考試了,這就是你當前能力的底下。而在一年之後,你發現自己現在的底線是五天,這可能就代表你進步了,因為你的background更厚實,常動腦也讓你的思考速度與吸收速度增加,所以你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準備考試。
對格主來說,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而能夠面對壓力,面對挑戰,更是一件很超級有趣的事情。格主也曾經反抗過升學主義,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念這麼多狗屁不通的東西去考一個不知道要幹嘛的考試,可是反抗、放蕩,讓自己躲開壓力的日子其實並沒有讓格主比較快樂,反而是當格主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規律,能夠遇到壓力、面對挑戰的時候,格主才真的覺得開心。
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會覺得我其實是一個喜歡壓力的變態,根本不會了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熬不過這個壓力,覺得升學這麼痛苦,當然也不會覺得升學壓力很大有什麼問題,他娘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篇文還有什麼好看下去的?
的確,有一些人的壓力格主是不太懂,不過格主並不認為台灣的升學壓力很大是沒有問題的,相反地,格主認為我們的問題其實還挺大的。
格主認為這些問題是出在哪裡?請待下回分解。


談升學壓力(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