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格主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文章,主要是在說一個大學生當家教的感慨。
這個大學生在當小朋友的老師,他發現有個國中小朋友英文字母中的b、d不分,他糾正這小朋友時小朋友跟他說:「這很重要嗎?反正以後又不考試了,隨便都有高中可以念。」
這位大學家教學生因此對十二年國教感到憂心忡忡,說我們以前為了考試而念書,以後可能連書都不念了。加上18分上大學的情況,這位大學生擔心,以後我們會出現連a到z都背不出來的大學生。
這個大學生的擔憂看起來言之成理,可是他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英文字母認不得背不完的事,在我們的社會上從來沒有少過。只是這些人,以前可能叫做高職生、可能叫做夜校生或著因為考不上高中而變成了中輟生。至少格主身邊的親友,從來就不缺乏這樣的孩子。在我身邊周遭,基本學力測驗英文考1分、數學一題都不會寫的國中生多得是。
可是怎麼我們以前從來沒聽過大家對這些人不會背26個英文字母感到痛心疾首?怎麼這些人要變成高中生了,忽然大家就在意起他們的程度來了?
同樣的狀況其實在大學普及化時我們就看過一次。大家開始抱怨高中生愈來愈不用功,程度愈來愈差,因為大學實在太好上了,所以會有18分上大學這樣的事情出現。但你仔細想想,這不就是大學普及化以後的必然結果嗎?以前上不了大學的人,現在被納入為大學生,就好像某間學校以前只收智力高於平均兩個標準差以上的學生,現在放寬標準到只要智商高於平均就錄取,這間學校的學生在進入學校時整體程度有所下降是必然的。可是以前我們並不在意那些在平均和高於平均兩個標準差之間的學生程度如何,卻在他們都進入了這間學校後,對他們這些人的程度不足感到擔心受怕。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在格主看來,這也是一種臺灣社會階級依舊僵硬的體現。在我們的社會上,一直以來高中生的地位都是高於高職生和夜校生的。因為高中生比較會念書,所以大家對於高中生的預期,是有一個固定的模板在那邊的。高中生該有什麼樣子、應做什麼樣的行為,都被這個社會文化規範得好好的。念好高中的人,因為比較高級,所以受到的注目也多,當有一些不符合模板的行為出現,就會影起極大的關注。
反之,念夜校的,是比較低階的人類,別說背英文字母了,就是做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是正常的,沒有人會關注他們。而決定你是否是高級的高中生,是在你進入高中的那天就決定了,至於你進去之後做些什麼,學到些什麼,沒有人會真的在乎。
所以建中生就一定比林口高中高級,上建中家裡會歡歡喜喜的慶祝一次,然後就結束了。你已經進階了,至於在建中學到什麼,那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考大學時如果考上了台大,那你就又進階了,這時候才值得慶祝。
這樣的過程,不覺得和古代中國的晉官封爵很像嗎?從九品升到一品,一級一級的升,每次值得慶賀的時候,都是升官的時候,因為你的階級向上攀升了。大家關注的,是你的官階,而不是你的能力,或著你在做這個官的時候幹出了些什麼好事來。官階高的,人就高級,官階低的在官階高的人面前,自然是豬狗不如了。
可是你想想看,定義一個高中生是不是好高中生的,是他的基測成績,還是他上高中以後的表現呢?縱使一個學生今天考上了建中,結果在建中裡什麼都沒學到,他還是一個好高中生嗎?他的「地位」還是應該高過附中生嗎?
格主一直記得,當我決定要去念大學的時候,格主的父親很高興的跟我說,昨天他一個朋友打電話和他聊天,聽到我考上的學校,就很高興的告訴我父親,恭喜你,你下半輩子不用愁了。
我那時候一直都想不懂,到底是憑什麼可以不用愁啊?我都還沒去學校報到,都還不知道會念得怎樣,怎麼考上了間學校,就可以讓他下半輩子都不用愁了呢?
但如果用升官晉爵的概念去想,一切就很明朗了不是嗎?因為我升級了,我的社會階級變高了,我現在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級的人類了。高級,所以社會應該要保障我榮華富貴的,不是嗎?
這就好像很多人在抱怨念了個PhD卻找不到好工作,或著念台大、清大卻薪水微薄一樣。從來就沒人保證念這些東西會給你榮華富貴,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念台大社會就一定要保障你一份超高的薪水呢?
因為你的社會地位比較高。
你在這個教育階級裡面,就好比是以前的狀元一樣,皇帝應該要保障你富貴榮華,應該要許你駙馬爺之位。這應該是要被保障的、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是這個階級應該要有的東西。
很多人說,臺灣人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我們隨著考試制度往上一關一關的爬,爬得高了的都是精英。既然是精英,那多受一些尊重禮遇也無不可。
可是在我看來,我們的教育其實更像階級教育,因為我們不在乎台大學生到底在台大學到了什麼,一切的尊重與禮遇,都在考進台大的那天就決定了。你知道在路上被警察抓紅燈右轉,拿出個好學校的學生證,就可以打個折變成罰沒戴安全帽嗎?
在我看來,我們更像階級教育,因為那些在某個階級以下的人,根本就完全被這個社會給忽略了。你只要達不到某個階級,不要說被尊重了,連被看入眼內都不配,只能在這個社會上被忽視。所以當這些人忽然「僭越」成為高中生,我們想的也不會是要好好教育他們,要導正他們為考試而念書的觀念,而是會抱怨他們的程度,根本不配當高中生,不配晉升到這個階級。
而現在,十二年國教就是戳到了這個階級制度的敏感神經。他讓一堆和高中生這個模板不和的人當高中生,於是以前這些被忽視的人,現在要被強迫看到了。這時候教書的人就會開始發現,這些人怎麼和模板不一樣?他們生氣、他們憂心,他們慌。但他們想的卻不會是「要好好教育他們,幫他們把程度拉上來」,而是直接感嘆階級制度的崩壞。他們想的不是「怎麼社會上會有這一群這樣連26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出來的人」,而是「想進入高中生這個階級,你們也配?」,這些不乾不淨的東西入了他們的眼,他們感嘆的,當然是以後學生再也不念書,傷害到了這個階級的名譽,而不是以前有些學生被放棄也被忽視你卻不知道,而現在你有機會看到他們並幫助他們。
至於另外一群人,他們舉著打倒讀書這個階級制度的大旗,到處鼓吹「會讀書沒什麼了不起」,看起來像是跳脫了階級的框架,實際上,他們也只是想要建立一個對他們比較有利的階級篩選制度罷了。譬如說,今天我們的階級制度是用打籃球來篩選,那那些不會打籃球人、球技在一個水準以下的人,也一樣會被這個社會忽視。把精英篩選出來很好,但在這個階級制度底下,我們不只是把精英篩選出來,也是把某些人打入了被忽視、被瞧不起也不受尊重的冷宮,這才是問題所在。
所以不管是十二年國教還是聯考一試定終身,只要這個階級的觀念還深植人心,教改怎麼改,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些有著高階級地位,也想要小孩繼續擁有高階級地位的人,自然會找到辦法去維持他們的階級。以前是考上台大,以後可能是進入Harvard。以前是考上建中,
以後也許是砸重金進入天龍補習班。這些樣陰魂不散的階級制度,一定會找到地方借屍還魂,繼續給那些高位階的人身而為人應有的尊重,也繼續忽視那些位處於低位階的人。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是否能夠擁有身而為人應該要受的尊重,都會繼續被忽視。反正忽視久了,大家習慣了,也就可以假裝問題不存在。而只要社會上大多數人都看不到問題,那些少數看得到問題的人,要操弄這個問題來得到利益、鞏固自己的階級,也就容易多了。
十二年國教,改也好,不改也罷,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臺灣社會在給予張忠謀的成就高度尊敬的時候,也會記得給露宿街頭的遊民身而為人的尊敬。也衷心的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不再是個「唯有讀書高」或「很會讀書有什麼了不起的社會」,而是一個「很會讀書很了不起,就像很會打籃球、很會裁衣服和很會修車子一樣了不起」的社會。